名校網(wǎng)
tǐng shēn ér chū

挺身而出



拼音tǐng shēn ér chū

注音ㄊ一ㄥˇ ㄕㄣ ㄦˊ ㄔㄨ

解釋形容遇到危難時(shí);勇敢地站出來(lái);擔(dān)當(dāng)其任。挺:挺起身來(lái);勇敢剛毅的樣子。

出處《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》:“后數(shù)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鄰郡,得援軍數(shù)百,逐其草冠,復(fù)有其城,毫民賴是以濟(jì)。”

例子有的挺身而出,被關(guān)在拘押所里。(葉圣陶《多收了三五斗》)

正音“挺”,不能讀作“tíng”。

辨形“挺”,不能寫作“鋌”。

辨析挺身而出和“自告奮勇”;都含有“不害怕危險(xiǎn);主動(dòng)出來(lái)”的意思。但挺身而出偏重指在危急時(shí)刻主動(dòng)走出;“自告奮勇”偏重指在一般情況下主動(dòng)地提出來(lái)。
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(yǔ)、定語(yǔ);含褒義。

謎語(yǔ)

感情挺身而出是褒義詞。

近義自告奮勇

反義退避三舍、畏縮不前

英語(yǔ)come out boldly

俄語(yǔ)смело выступить(смело подняться на борьбу)

日語(yǔ)勇敢(ゆうかん)に立(た)ち上(あ)がる

德語(yǔ)tapfer hervortreten

法語(yǔ)se redresser courageusement(se tenir hardiment en avant)

“挺身而出”分字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