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人庭宇靜,苔色連深竹。
汲井漱寒齒,清心拂塵服。
閑持貝葉書,步出東齋讀。
真源了無取,妄跡世所逐。
遺言冀可冥,繕性何由熟。
道人庭宇靜,苔色連深竹。
日出霧露馀,青松如膏沐。
澹然離言說,悟悅心自足。

柳宗元 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?xùn)|(今山西運(yùn)城)人,杰出詩人、哲學(xué)家、儒學(xué)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記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經(jīng)后人輯為三十卷,名為《柳河?xùn)|集》。因?yàn)樗呛訓(xùn)|人,人稱柳河?xùn)|,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稱柳柳州。 柳宗元 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(yùn)動(dòng)的領(lǐng)導(dǎo)人物,并稱“韓柳”。在中國文化史上,其詩、文成就均極為杰出,可謂一時(shí)難分軒輊。
譯文注釋
譯文
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,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。
悠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(jīng),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。
佛經(jīng)真諦世人并無領(lǐng)悟,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。
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,但修養(yǎng)本性我何以精熟。
道人禪院多么幽雅清靜,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。
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,蒼翠松樹宛若沐后涂脂。
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,悟出佛理內(nèi)心暢快滿足。
注釋
詣(yì):到,往。超師院:指龍興寺凈土院;超師指住持僧重巽。禪經(jīng):佛教經(jīng)典。
汲(jí吉):從井里取水。
拂:抖動(dòng)。
貝葉書:一作“貝頁書”。在貝多樹葉上寫的佛經(jīng)。因古代印度用貝葉書寫佛經(jīng)而得名,又叫貝書。
東齋(zhāi)指凈土院的東齋房。
真源:指佛理“真如”之源,即佛家的真意。了(li?o):懂得,明白。
妄跡:迷信妄誕的事跡。
遺言:指佛經(jīng)所言。冀:希望。冥:暗合。
繕性:修養(yǎng)本性。熟:精通而有成。
道人:指僧人重巽??槪盒蕹帧?/p>
膏:潤發(fā)的油脂。沐(mù木):濕潤、潤譯。
澹(dàn)然:亦寫作“淡然”,恬靜,沖淡,寧靜狀。
悟悅:悟道的快樂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此首詩為詩人被貶永州時(shí)所作,約寫于公元806年(元和元年)。當(dāng)時(shí),柳宗元住永州龍興寺。龍興寺在城南,住持僧為重巽,坐禪于龍興寺凈土院,與往在龍興寺西廂的柳宗元相鄰。柳宗元于永州好佛求其道,主要是拜重巽為師,或請(qǐng)其講“佛道”,或到凈土院讀佛經(jīng)。
柳宗元名句推薦
- 有鳥鷙立,羽翼張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唐鐃歌鼓吹曲十二首·其四》
- 危橋?qū)儆膹?,繚繞穿疏林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巽公院五詠·苦竹橋》
- 舉觴酹先酒,為我驅(qū)憂煩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飲酒》
- 迸籜分苦節(jié),輕筠抱虛心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巽公院五詠·苦竹橋》
- 黃葉覆溪橋,荒村唯古木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秋曉行南谷經(jīng)荒村》
- 驚風(fēng)亂飐芙蓉水,密雨斜侵薜荔墻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》
- 連山變幽晦,綠水函晏溫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飲酒》
- 杪秋霜露重,晨起行幽谷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秋曉行南谷經(jīng)荒村》
- 城上日出群烏飛,鴉鴉爭赴朝陽枝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跂烏詞》
- 朔吹飄夜香,繁霜滋曉白。
作者:柳宗元:出自《早梅》
詩詞推薦
- 送吳叔巽赴湖州錄事宋代:朱晞?lì)?/span>
- 東湖曲十首 其十清代:陳恭尹
- 暗香·壬戌奉讀逸兄春雪見憶新詞,敬和清代:魏元戴
- 致仕后次韻答張念七宋代:韓維
- 次韻景仁海次西還二首 其二宋代:李之儀
- 古岡八景 其七 厓門春浪明代:李之世
- 長安行宋代:趙蕃
- 夢(mèng)仙謠宋代:歐陽澈
- 寄狄季萬戶明代:鄭真
- 憫農(nóng)宋代:章甫
- 題墨梅明代:丘浚
- 孫立之以酴醿奉太陽能守贈(zèng)二絕予戲用其韻宋代:鄭剛中
- 州將設(shè)宴諸薦士宋代:林季仲
- 游寶應(yīng)寺宋代:游酢
- 書庚戌秋事 其一明代:王世貞